国关院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海军指挥学院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成功举行

来源: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发布时间:2015-11-27 07:01:07访问量:2

    2015年11月24晚上,主题为“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碰撞——中美南海博弈”的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在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举行。此次活动由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国际关系研究院及海军指挥学院的研究生受邀参加。出席活动的专家有威尼斯官网洪邮生教授、郑先武副教授,海军指挥学院冯梁教授,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杨光海教授以及葛腾飞教授等。

 

 

    此次沙龙包括开场白、主题发言、观点发言、自由讨论以及专家点评五个环节。第一环节,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张伊轩对各位老师、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的硕士生丁聪作了题为“中美南海博弈——争端与动向”的主题发言,他以对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动向及中美交锋的分析开启了本次沙龙的议题。  

    在观点发言环节,海军指挥学院博士生赵福林、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生廖翊帆以及威尼斯官网硕士生赵阳先后围绕“南海博弈中的国际法问题”、“南海问题中的中美战略博弈”以及“美国国会对中国南海岛礁建设的反应与中美关系发展”作了观点发言。赵福林分析了中国及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海的权利主张及法理依据,并阐述了从政治、法律和军事途径解决南海问题的可能性。他认为,从当前南海维权斗争形势来看,恐怕解决南海问题最终还要诉诸军事手段,在适当时机适当地点不惜付诸一战。廖翊帆指出南海是我国重大的国家利益,也是美国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支点。她认为,我方应该强化已占岛屿基础设施,尤其是军用基础设施能力建设;通过加快“变礁为岛”增强实际控制能力;通过“一路一带”向西寻找突破口,应对美国的“再平衡”。赵阳阐述和分析了美国国会介入南海岛礁建设的方式、特点和原因,并从中美关系的角度讨论了南海岛礁建设问题,分析了美国在这一问题上激烈反应的原因。他认为岛礁建设等议题的争论反映了美国面对中国崛起的焦虑,目前东亚地区存在着美国欲维护霸权和中国坚定维护自身权益之间的冲突,美国忧虑自身被中国从该地区完全排挤出去,从而丧失在地区的主导权,东亚权力结构因而面临着深层次的调整。

 

(威尼斯官网赵阳同学进行观点发言)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三方围绕“南海岛礁建设”、“南海争端解决方式”、“中美南海海洋权益”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威尼斯官网朱曾奎同学首先抛砖引玉,他分析了南海问题中中国不适宜采用武力手段的原因;对此,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同学称武力是不可放弃的重要手段,同时要承担大国责任;海军指挥学院同学在发言中则认为中方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太软弱。之后,我校李峰、王立飞、刘璐瑶等回应了对方观点。针对赵福林和廖翊帆的发言,刘璐瑶认为,对于南海争端的解决途径,我们是否可以跳出单一的政治、法律和军事途径的思考模式,而采用多种途径并举的方式,同时可以考虑借力东盟寻求问题解决;对于中美在南海的博弈,刘同学提出一方面我们可以将南海问题置于“一路一带”动议的大框架下进行考虑,另一方面中国也可以通过为该海域的各国提公共产品,承担国际责任,从而增加与他国的互信。海军指挥学院同学指出,“无害通过”这一条在国际法上通常是在涉及领海时才谈及的说法,但是在国际法上,美国进入的南沙岛礁属于低潮高地,因此美国军舰的进入威胁的不是我国领土安全,而是威胁了岛礁建设的人员和财产的安全。而对于“一带一路”与南海问题重合的现状,首先,主权上的海洋问题是排他性的,但是通道上的问题则不是;其次,“一带一路”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而非“控”。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的同学认为对于美国的挑衅我们需要转变思路,不能一味接美国的招,而应该从别的平台来给美国提出问题以博回主动权,如“亚投行”、“一带一路”等。海军指挥学院同学进一步认为,我们应该从更广的视角出发,参与国际事务和合作,以软实力的作用巩固硬实力的成果,软硬并重才能产生更大的制衡。最后,威尼斯官网李峰同学作为讨论的压轴,进行了发言。他反对之前同学将台湾视为解决南海问题“支点”的观点,他认为就中、美、东盟三方博弈而言,我们应该从东盟寻找突破点,东盟共同体的首要支柱是政治-安全共同体,我应利用今年东盟共同体即将建成之际,更多关注东盟的角色,就支点而言,应利用印度尼西亚改善东盟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借由马来西亚等国塑造美国对中国多重身份的认知。此外,在探讨南海问题时,我们不应过于强调战略博弈而忽视安全合作。这样才能将中国“挑战守成国的崛起国”形象改变为“负责任的新兴大国”。讨论环节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三方你来我往,各抒己见,气氛活跃。

 

 

 

(三校同学们进行热烈讨论)

 

在热烈的讨论环节后,五位专家先后给予点评。威尼斯官网洪邮生教授首先对主办方的准备与安排表示感谢。洪教授认为同学们的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对南海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十分有意义。军事准备作为基础,是外交的后盾,但最终是否诉诸武力,要依据国际环境和国家政策而定,中美关系不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我们应该两手准备,软硬兼施。洪教授还希望这样的学术活动能够继续举办下去,并可以进一步扩大与其他高校的共同交流。

 

 

冯梁教授重点指出了各方发言中的一些不足,他认为丁聪没有明确指出南海博弈的关键点在何处;赵福林未能揭示岛礁主权和南海博弈问题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矛盾点在何处;廖翊帆对南海在我国地位的揭示还不够充分;赵阳的发言专业介绍了美国国会,但是永暑礁的示意图存在错误,对策针对性也还不够强。接着,冯梁教授谈了自己的几点看法,首先,中美在南海博弈点主要在于:第一,美国担心中国利用扩大了的岛礁夺取海洋权益;第二,美方担心中国在南海设立防空识别区;第三,南海岛礁是否会军事化。其次,中美博弈的核心在于南海战略的主导权。最后,中美在南海的矛盾是守成大国和新型大国之间必然发生的矛盾,美国军舰进入12海里预示着南海问题由域外大国有限介入彻底转为中美博弈,中美矛盾有可能上升为南海主要矛盾。中美博弈使得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大国化,但是中美之间是否会爆发战争值得商榷,不过中美博弈常态化趋势明显。冯梁教授小结道,南海岛礁建设只有军事化才能达到震慑、制衡的作用;必须对中美矛盾进行管控,避免矛盾升级;我们还应考虑南海岛礁建设的国际影响,维护南海的稳定与秩序。此外,冯教授还希望这样的学术沙龙活动要继续举办下去。

 

 

郑先武副教授的点评强调了国际关系中话语权的重要性。其中学术话语应为解决问题提供视角和方案,学理认知是话语的基础;政策话语则须充分考虑官方的观点。例如,从学术话语来说,本次沙龙主题“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的概念存在误差,在现实世界中,新兴大国未必是挑战国,从中国所持立场来说,我国一直是国际关系领域的守成国的角色,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则常常试图超越大国秩序和联合国章程。就南海问题来说,中国的目的在于保护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为了追求超越自身的利益。而美国的各种政策则意在在该地区获得更大影响力。

 

 

杨光海教授、葛腾飞教授也对南海法律问题、岛礁军事化和中美战略主动等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沙龙最后,五位专家为积极发言的同学们颁奖,并与获奖同学合影留念。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军民一家亲”的场景,彼此交流,互相借鉴;与会者都感到受益良多,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军地院校研究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文:卢筱捷/周连秀/李峰 图:李峰/卢筱捷。除威尼斯官网同学,发言未经本人审阅。)

返回原图
/